全市首個24小時才智政務服務中心在楊家坪商圈正式投入運轉,其推出的24小時自助處理事務形式,給了就事企業和大眾極大的處理自由。在面積僅206平方米的才智政務服務中心裏,能夠處理的事項事務達到了242項。
2022年,在24小時才智政務服務中心運轉基礎上,區政務辦以中梁山大街為試點,推動24小時才智政務服務下延至鎮街,經過各類自助服務終端,提升基層全天候服務才能。現在已累計處理事務10377件,有用提升政務服務「就近辦」份額。
據悉,為方便企業和大眾一門辦、就近辦,九龍坡區打造了「1+13+155+N」三級服務聯動體系,即:以區行政服務中心為「龍頭」,以13個鎮(大街)便民服務中心為「主幹」,以155個村(社區)便民服務站為「分支」,以N個郵政營業點代理點為「觸角」,織密織牢政務服務網,推動政務服務陣地前移。現在,34個部門1310個事項可在區行政服務中心「一站式」處理,100余個事項下沈至鎮街處理,2756個事項可在156個村社代理,代理份額100%。
數字賦能 助力服務引擎智能化
聚焦老、弱、病、殘等特別就事人群,區政務辦專門設置了幫代理(老年人)窗口,為特別困難無法到現場和在線就事的集體註冊綠色通道並供給預約上門服務。而與幫代理(老年人)窗口相鄰的,是「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瞄準的則是因狀況特別導致單一窗口無法受理的雜亂事項並接收大眾投訴建議。
在供給老花鏡、輪椅、盲文鍵盤、助聽器、無障礙通道、殘疾人衛生間、殘疾人停車位和手語交流、誌願者等傳統「適老化」「適殘化」服務基礎上,區政務辦還堅持傳統服務方法與智能化服務立異並行,線下註冊語音建議投訴服務,掌上建造「長者專區」,活躍解決老年人「網上辦」「掌上辦」「指尖辦」信息壁壘問題,為老年人供給多元化、個性化、交心暖心的高質量服務。
上一年8月,區政務服務地圖網頁版也上線試運轉。與傳統地圖不同的是,政務地圖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於政務服務範疇,面向前來九龍坡區就事的企業和大眾,協助企業大眾經過政務地圖準確檢索到附近的就事大廳、可處理事項、24小時自助網點等,既能夠查看網點排隊人數,測量到網點間隔,又能依據本身狀況智能推送最合適的就事網點。
優化服務 提升大眾就事取得感
為不斷提升企業和大眾就事取得感,區政務辦持續推進「一件事一次辦」,將多部門處理事項優化調整為單部門牽頭處理,批閱形式由「串聯」改「並聯」,有用整合跨部門、跨範疇關聯事項100余項,將「一件事」全流程延伸至鎮街一窗綜辦,新增推出「社會救助」「從業周期」「公益組織」「敬老助老」4項套餐下沈鎮街處理。現在,共發布「一件事」主題套餐事務375項,累計處理集成事務15293件。
此外,區政務辦還縱深推進「掃碼就事」,梳理醫院、校園、景區等16個使用場景共326個使用點位,在全區統籌開展「渝快碼」「掃碼就事」。累計引導企業大眾註冊「渝快碼」12萬人次,亮碼近132萬人次。694個事項在「一窗綜辦」系統完成「免證辦」,平均提速20%。
如今,走進區行政服務中心,咨詢服務臺的「九龍政務誌願者」便會自動詢問所就事項,協助就事大眾和企業現場取號並引導至指定的就事窗口,更有環保管家、導稅服務員、交通幫辦員、建造範疇代理員等供給「幫代理」服務,就事不再「左顧右盼」,只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用跑,逐漸成為常態。